最新动态

最新动态

文化与旅游学院非遗研学记:以青春之名,赴千年文化之约

作者:石颖   时间:2025-10-28   点击数:

为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厚植文化自信根基,10月28日,文化与旅游学院党委负责人、学生工作责任人、教学副院长、专业老师等带领2024级艺术设计、室内艺术设计等四个班级学生,走进龙岩市新罗区非遗街,开启了一场“知行合一”的非遗文化探索之旅。

(一)以文化人:在非遗中读懂中国精神

同学们通过制香、雕版印刷、花灯制作等体验,触摸到传统技艺中蕴含的“工匠精神”——精益求精的执着、代代相传的坚守;在龙岩话方言谚语的学习中,感受乡土文化中“天人合一”的智慧与“家国同构”的情怀;上杭五枚拳的刚柔并济,则诠释了中华武学“以武止戈、以德服人”的哲学。

这些非遗项目如同一面面镜子,映照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,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,完成了一次对传统文化的“再发现”与“再认同”。

(二)以专业赋能:让非遗“活”在当下

在书梦美丽工坊,残障艺术家用非遗技艺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“文化赋能社会”的正能量;漳平水仙茶的品鉴与工艺探讨,激发了大家对“非遗+文旅”融合路径的思考;面对非遗工艺品展区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,同学们更意识到: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“守正”,更需要“创新”。

  (三)以青春担当:做非遗的“摆渡人”

非遗不应只是博物馆中的展品,而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有同学计划将雕版印刷元素融入现代设计,有同学提议用短视频记录龙岩话的魅力,还有同学希望为五枚拳开发青少年体验课程……这些想法背后,是青年一代对文化传承的主动担当。

此次非遗研学,是文化与旅游学院“以文化人、以美育人”实践的缩影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搭建“非遗+专业”的实践平台,引导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中寻找专业价值,在时代使命中书写青春答案。让千年非遗,在年轻手中焕发新生;让文化自信,在青春心中生根发芽。

学校公众号

版权所有:400全讯白菜网 文化与旅游学院

电话:0597-2753469 邮编:364021 邮箱:mdzyx1984@163.net